Sunday, September 11, 2011

As Tears Go By, 6 months after – 宮城縣義工後感 (中文版)



[As Tears Go By, 6 months after – 宮城縣義工後感]
English - here
日本語 - here

[雙手裡的重量]

聽說過災區滿佈惡臭,衛生環境惡劣。
七月中親身到達現場,可看到四個月以來長期暴露在室外的食物,粘附大量蒼蠅和不知名的昆蟲。
坦白說,記憶中在德里旅行時,看到的有些地區情況比這災區還要差。(雖然如此,我是很喜歡印度。)

我參加的義工團隊所到地方是宮城縣石券市旁一個魚村。

那時候看到的就如新聞所導中看到的災區一樣。

對這魚村沒有記憶和感情。不知道這裡在海嘯之前景色是怎樣。第一次來到就是這個模樣,就像這裡一直都是這個模樣。

一些房屋倒塌在地上,一些房屋沉在海洋裡,露出三角形屋頂。
海水下,斷裂扭曲的混凝土馬路和白色虛線,像是指示一條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道路。
多處地方,陸地和海洋的交界變得模糊。

抵達魚村之前,經過了一段已經差不多被清理好的地方。 那時候,眼前看到的只是一塊大空地。是細心留意後,才發覺到在地上留下那連綿無數的房屋地基。一直伸延到遠處雙眼看不清楚的山脚下。

自災難發生以來,每次從相片或螢光幕中看到這些情景的時候,內心總會感到一陣悲哀。

但是當自己確實到達現場時,那種悲哀感不見了。之前那不能自制的淚水也消失了。

只有想到,「終於到了為這地方做一點事的時候了。」

把頭盔拿到手裡,貼上從災難發生以來,和東京朋友們一起努力籌款用的明信片。回想他們和世界各地朋友對自己的支持。想起這一段日子裡一些故事。

有兩天工作是在這魚村裡進行。主要工作是去清理幾個魚民的家和他們的魚工場。

我不清楚魚民的生活, 在清掃途中除魚網和魚勾之外,看到很多不知道是什麼的道具。

魚工場內有很多紙做雜物和一包一包不知道是什麼的粉末。 因還是濕透了海水,變得尤其沉重。
魚工場內也有很多巨型卓子和門,要用大槌把它們打成碎片,方便搬運。

在其中一個魚民的家裡工作期間,不知道從何時來了一位白髮纖瘦婦人。她在前園裡,檢查了一些放在那裡整齊排列的雜物後,走到大屋去,在那環繞屋外的走廊坐下來。
一處我這外人沒有注意到,是這屋子裡最能夠瞭望前園一切和遠處海洋的角落。

她的服飾、坐姿和她身後的屋子,像一幅油畫般溶為一體。

我一邊協助清理,一邊在想她是懷著什麼心情,看著我們這些義工,把門一道一道打碎,把前園和魚工場內的東西當作垃圾般丟到小型貨車尾廂。

只是個人推想,可能她平日就常坐在那處看著面前的海洋,修補魚網。這樣地看著丈夫和家人捕魚後回家, 和大家說笑或爭吵。看著孫兒們在前園玩耍和鄰居說說別人是非。

一直在想像她海嘯前每天的生活。

那幾天從瓦礫中不停地發現到災民個人物品 - 書本、雜誌、家庭佈置、衣服、鞋子、碗碟、匙筷、卡式錄音帶、錄影帶、黑膠唱片、手提電腦等等。

雙手在瓦礫中,不停地掘起這一家人每天日常生活。不停地掘起災民一家人由老年人到小孩的歷史。

在其中一堆瓦礫中掘起來的物件中,有一個刻著平成十八年幼稚園獎狀(現為平成二十三年) ,一些兒童畫冊和玩具。

手裡握著那獎狀,把污泥和沙抹去。腦海裡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幻象。

能做的,就只有在心裡,祝這小孩安然無恙。

有些時候,自己也會看到其他義工凝望著在瓦礫中找到的東西,握在手裡,停頓了數十秒。
帶著頭盔、眼罩、和口罩的義工們,從身體語言中看到各人的個人感受。

一張張濕透了海水的被毯、被褥、塌塌米,一磚磚石牆碎塊,要多人一起才可搬動。
自己能夠拿在手裡,是一件件災民的私人物品。
身體和內心慢慢地適應,被海嘯淹沒或沖擊過的東西,所帶來的重量。

海水、污泥和沙,把很多再新的東西,都變成陳年舊物一樣。

站立在這些瓦礫中,有很多不明白的感覺。

是有時間去想事情的時候,也只會想到,和週邊的人說一些笑話。或是去討論,那些突然飛出來的各種畸形昆蟲。

坦白說,能夠這樣用大槌把物件和石牆拆毀,把雜物用力地拋往垃圾山頂處,使到自己在日常忙碌生活中得到的壓力,得以舒緩。

自己也在這次義工過程中,把之前每當想到這場災難,而變得雜亂無章的思緒,像處理災區垃圾般把木、鐵、石、塑膠、可燃燒的、不可燃燒的, 一件一件分類。

是用體力去作比喻法,把腦海裡很多的東西,去重新調整。

[要守護的記憶]

義工工作最後一天,到了一所體育館去清潔在災區發現的私人物品。

體育館內,整齊地把各樣物件分類 - 衣服、字畫、背包、手袋、收據、証書、體育用品和獎狀等等。 各種各樣的物品等待著災民認領。

尤其是存放相片的地方。占有面積是體育館一半以上。

有家庭照,結婚照,畢業照。可能近代照都是digital 的關係,看到的大部份是七、八十年代服飾和髮型。

自己那天主要是去洗刷背包和手袋。義工們用掃或牙刷把沙和污泥抹去。 背包和手袋中的東西大部份也已被分類,只是極度偶而會有物主個人証件或金錢掉出來。領隊也就會依著証件上姓名寫到一張紙上,然後貼到那個背包上。

另外一旁有數人在水盆中以手指清洗照片。

清潔工作都是在室外進行。只會在把洗淨的背包或手袋,放回原處,再拿另一個時,才會進入體育館裡。

巧合地有一次,在進入體育館裡時,看到一名身型頗為肥胖老婦人。她用著一個放大鏡,去細心檢看一張又一張照片。
她突然地道,「啊!這…這是我的! 是我的! 」然後雙手把那張照片按在胸口上,一邊眯起雙眼地笑著,一邊以較少的聲量說道,「 真的太好了…謝謝。謝謝。」然後一邊保持著微笑,一邊刷去眼角的淚水。

因為失去了不能填補的東西而流淚。

因為失而復得那不能填補的東西而再次流淚。

看到這個情景,自己才明白這幾天的工作是為了什麼。

從東京出發前,和帶隊談話中聽到,「在日本,清理災區的方法,是要用手在廢墟裡,找可能對災民來說是很重要的東西。如果是只用機械快速地去清理現場的話,就真的把什麼也拆毀。災民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。」

在廢墟中藏著災民的記憶,藏著他們的寶物。

自己是很幸運地,能夠看見這位婆婆開心的一幕。來當義工只是三天,就直接地看到一些成果。

一直以來,在看到重大天災新聞報導時,像四川和海地地震,Katrina水災,都只是捐款後便繼續自己的生活。

但這一次地震,發生那天,像不會停下來的強烈震度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跪在家裡的地上,雙手扶在門框,腦海一片空白。然後是看著災情的哀傷和核恐慌。看到很多別人和自己的淚水。看著這一切,像是被強迫地閱讀著一本缺少了數頁的書,不能理解。有不想再看的時候,但這是對自己重要的一課,選擇了繼續閱讀下去,找尋那缺少了的頁數。

地震發生以來,是以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憂慮和情緒。一直在做著很多事情希望可以找到答案。耐心地等待可以抽身到東北的機會。

從東京前來石券市途中,看著因為這次災難而認識到的地方名字,福島,相馬,宮城,一個又一個的路牌,隨著巴士的窗邊經過。最後終於到了石券市,像是在象徵著自己到達那內心深處的黑點。

真正在義工旅程裡,學會了什麼還沒有全部消化下來。只是意識到,在這次義工旅程中,那缺少了的數頁,逐一逐一浮現。

自己到東北來當義工是為了自己的個人感受。

也確實地在這次義工旅程之後,開始更完整地正視這一段記憶。

「謝謝,婆婆。」她的笑顏給予我勇氣。

我很難想像她在海嘯以來經歷過什麼。

[To the Next Japan]

義工工作其中一天,大約下午二時,發生過一次五點五級地震。大家也要先走到山裡去暫避。等待收到「沒有海嘯來臨」通知後,才回到原來工作崗位。
但是當各人準備再繼續工作的時候,因為當局擔心會有更強烈的地震,全數義工被安排撤離現場。

義工們也得無奈地放下手上工作。是不甘心,這樣千里迢迢來到災區不是為了能夠早點收工。

在過去兩天, 大家也是知道這種體力勞動的工作,是需要足夠的休息。也是明白災區裡的清理工作是需要時間。但是在每次中途休息的時候,坐在一旁,看著眼前的瓦礫,這就像是在考驗自己的耐性一樣。

雖然之前大家在晚上,也因為沒有什麼事可做,常坐在一起喝酒聊天。但是那一天可這樣做的時間變得更漫長。

這次義工工作中,也有點像以往在流浪的時候一樣。身處在自己完全不相識的地方裡,遇到各種各樣的人。

除了來自日本各地的日本人外,也有從歐洲和美國來的義工。

其中一名來自瑞士叫Thomas。他本來是一個旅行社營銷經理,專注日本旅行團。但因為這次三重災難,原本已經預約好的旅客,都把旅程取消。四個月裡一個到日本的預約也沒有。所以決心把工作遲去,在今年8月開始,從北海道開始徒步走到九州。希望可以藉此帶出一些關於日本的正面信息。

另外,是一對二十和十九歲來自丹麥的情侶,和來自美國父子兩人,兒子只有十六歲。

各人也不滿自己國家新聞機構,對日本這次災難,只有誇張式和負面報導而感到氣憤。但是也同意因為這樣,才引起全世界注意和對這事件關心,使到自己決定親身到來一趟。

遇到的日本人中,也有一些已經多次來到東北當義工。

其中有一位七十歲的栗原先生,每一天晚上吃飯時,也不停地說感謝我們這一些外國人,前來東北當義工,而且請喝啤酒。

有一位中年婦人,她已經是第四次來到東北當義工。她自己兩個女兒,也自願地到了福島核電站附近的醫院,當義工三個月。

從宮城回到東京需要七個小時車程,大家也因為其中一人生日將近,在中途休息期間購買了蛋糕和酒,在車上為他慶祝。

也在facebook 上得知道,自己在宮城縣的這一段時間,有一位朋友在岩手縣當義工。

在這旅程中聽到很多的故事中,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笑話是,石券市可以叫作「Rock and Roll City」。

回到東京家裡,看著家裡各樣雜物,想起它們的來歷和一些故事。想像這些東西被埋在廢虛裡,被義工發現的情況。

也在正常生活中,和朋友說起這一次經歷,自己都會受到他們的稱讚。尤其是東北出身的,特別感謝我為他們老家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。

自己十分感謝他們的好意。被讚美是一種良好感覺。只是,自己是明白,到東北去,是想自己好過一點。也在這一次經歷中,我得到的比付出的要多。

而且,是看見到有更多比自己更努力的義工,有更多人為東北做著更有意義的事情。自己所做的是極其緲少。

無論地震、海嘯、核電事故是多震撼或多姿多彩,這場災難中最重要的部份,是日本、東北之後如何從新再一次站起來的過程。

祝,東北早日康復。我會再來的。

Kachun
Sept 11th, 2011 東京恵比寿

日本.再出発 — 在日港人311地震後感 
【著】22位在日港人
三聯書店(香港)有限公司 
http://www.jointpublishing.com.hk/books/


Kachun 是這書中二十多位作者之一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Please follow “Japan Reboot Project" on facebook for more updates
請多多支持 “Japan Reboot Project”
“Japan Reboot Project” のページをご覧ください。

facebook.com/japanrebootproject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No comments: